1、哺乳犢牛消化道的產氣莢膜梭菌從何而來?
眾所周知,產氣莢膜梭菌在環境中無處不在。未出生前,胎犢消化道內并無任何微生物包括產氣莢膜梭菌。出生后外界環境中的產氣莢膜梭菌經哺乳犢??谇谎杆龠M入其消化道(尤其是真胃和小腸部位),并在那里憩息和繁衍,成為哺乳犢牛消化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
2、哺乳犢牛消化道的產氣莢膜梭菌為何會造成發???
目前的觀點認為,在哺乳犢牛消化道功能正常時,進入哺乳犢牛消化道的產氣莢膜梭菌受微生物區系其它有益菌制約,處于共生狀態,大家相安無事,產氣莢膜梭菌不會興風作浪。再有,由于產氣莢膜梭菌屬哺乳犢牛胃腸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哺乳犢牛胃腸道對其并沒有天然免疫力。不過,任何引發哺乳犢牛消化道功能異常的誘因,均可催發產氣莢膜梭菌露出其猙獰面孔。
3、產氣莢膜梭菌造成發病后為何會引致罹病病犢猝死?
較簡潔的回答是看產氣莢膜梭菌這頭惡魔究竟釋放出了什么樣的殺手。哺乳犢牛產氣莢膜梭菌疾病主要由其五個不同的亞型分泌的外毒素引起;依據這些亞型產生的致死性外毒素差異而區分成A、B、C、D和E亞型(參見表1)。此外,產氣莢膜梭菌還產生兩種腸毒素:產氣莢膜梭菌腸毒素(CPE)和貝它-2毒素(CPB2)。如果任何這五類亞型含有CPE和CPB2的基因,那么其也能產生上述兩類腸毒素。不過,這兩類腸毒素只有當孢子形成過程中才能產生;倘若無孢子形成過程,哺乳犢牛胃腸道也就不會出現這兩類腸毒素。目前認為,這兩類腸毒素只是可能加劇產氣莢膜梭菌疾病病情,但并非致病必需因子。故而,關注的重點仍宜以這五類亞型及其分泌的外毒素為主,表2和表3對此做了進一步清晰簡述。
4、如何有效救治罹病犢牛?
因本病發生突兀和病程極短,而且死亡率極高,所以宜提供緊急救治措施如下:
1.無論如何首先減輕腹部膨脹。否則,腹部膨脹會壓迫橫隔而致呼吸困難造成猝死。腹部膨脹是由于真胃和小腸積聚了大量氣體和液體;氣體性膨脹通常緣于小腸梗阻(由腸道內充滿凝血塊所致)和梭菌不斷產氣二者結合的結果。大多數情況下采用胃管導氣或導液難以奏效,這業已為兩養殖集團現場實踐所證實。故而,應立即采取真胃排空法進行救治。具體操作步驟是:令患犢仰臥或左側臥,在腹部鋼管音較響亮處以無菌法將4厘米左右長的16~20號針頭經腹壁皮膚直接刺入真胃(也稱真胃穿刺法),針頭末端連接1根20~30厘米長的輸液膠管;繼之輕壓膨脹腹部排除氣體和液體;待逸釋出大部分氣體和液體,在拔出針頭前應向真胃腔注入50~100毫升含100~200萬普魯卡因青霉素溶液,藉以迅速殺滅產氣莢膜梭菌,此點非常重要!否則,留在真胃內的產氣莢膜梭菌依然會源源不斷產生大量氣體。
2.系統支持療法應基本依賴于靜脈輸液;由于小腸梗阻和腹部膨脹,采用口服補液往往難以見效;靜脈輸液可以有效糾正低血容量性休克、分布異常性休克和脫水癥狀。對重危休克者,一次性較少靜脈輸液總量按80毫升/公斤體重計算,分成四等份(四次)連續輸液,每次間隔15~30分鐘。待休克得到緩解后,再以每小時3毫升/公斤體重繼續輸液,直至患犢排尿并站立?;紶兕静≡缙诔0l生代謝性堿中毒(因低氯血癥所致);病程后期又常發生代謝性酸中毒;加之厭食會加重低能量癥;所以在靜脈補液中常以復方鹽水(林格氏液)或等滲生理鹽水(0.9%鹽水)為主(主要用來擴充血容量和糾正代謝性堿中毒),同時配伍適量5%葡萄糖注射液或糖鹽水(葡萄糖總量宜控制在每日250克左右,因牛類動物腎糖閾較低,所以應多次少量混入和緩慢注射)和5%碳酸氫鈉注射液(罹病患犢臥地不起基本應歸咎于代謝性酸中毒)。
3.合理使用抗菌素來抑制產氣莢膜梭菌繼續繁衍和分泌外毒素:由于該致病微生物主要憩息在真胃腔內和小腸腔內,所以給予的抗菌素也必須到達這些部位才能發揮療效。因此,常采用每24小時口服普魯卡因青霉素2.2萬單位/公斤體重,連續3~5日。也可以靜脈給予土霉素,因為部分土霉素會經肝膽系統進入消化道,從而抑制產氣莢膜梭菌繼續繁衍。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靜脈注射不可誤用青霉素,因為青霉素主要經腎臟排出,極少進入消化道。再有,土霉素抑制產氣莢膜梭菌繼續分泌外毒素也較青霉素更為迅捷有效。總之,口服普魯卡因青霉素并結合靜脈給予土霉素治療急性產氣莢膜梭菌真胃炎和小腸炎可以獲得不錯的臨床效果。
4.在治療期間,宜禁食12~24小時。此后,若恢復食欲,可采取多次少量飼喂方式:每次僅可給予半升牛奶,兩次飼喂之間需要間隔4~6小時,堅持5~10日;如果過量飼喂,將會使產氣莢膜梭菌再次猛烈繁衍和大量分泌外毒素,繼而復發本病。
5.重建罹病患犢消化道微生物區系:用胃管灌服健康牛胃液或市售的益生菌類產品,這些都是傳統處理手段。
6.保護受損傷的胃腸粘膜:可使用高嶺土合劑、次硝酸鉍或活性炭等,這些產品不僅能夠保護消化道粘膜,還可吸收腔內毒素;這些亦為傳統治療手段。不過,進入血液循環的毒素則需要相應抗血清來中和清除(我國眼下并無這類產品)。
7.合理使用非固醇類藥物鎮痛:目前普遍應用的是氟尼辛葡甲胺或美洛昔康。因罹病患犢常呈現休克(表現臥地昏迷不醒)和腎灌注不足(表現尿少或尿閉),所以應用這類藥物應特別謹慎。否則,不僅有可能造成消化道潰瘍,還有可能加劇前述癥狀。靜脈注射氟尼辛葡甲胺應按每6小時給予0.25毫克/公斤體重計量;或按每8小時0.3毫克/公斤體重計量;或按每24小時2.2毫克/公斤體重計量。應禁止使用緩解胃腸平滑肌收縮類藥物,如口服顛茄類產品,因為胃腸蠕動減緩將會再次造成產氣莢膜梭菌猛烈繁衍。
5、如何有效預防哺乳犢牛產氣莢膜梭菌疾病?
常見招致哺乳犢牛罹患產氣莢膜梭菌病的原因如下:
(1)飼喂低質量原奶,如乳房炎病牛奶或患其它疾病的病牛奶;
(2)代乳粉質量差,稀釋后懸浮狀況欠佳,導致滲透壓變化過大,較終造成哺乳犢牛消化系統紊亂而致產氣莢膜梭菌猛烈繁衍;
(3)設法提高牛奶干物質濃度的流程不到位:調整干物質濃度每次不可超過2%;按常乳13.5%干物質計算,每次調整不可超過0.27%;待哺乳犢牛適應4~5日后方可繼續調整;
(4)盲目使用胃管強迫灌奶:只可對7日齡前的哺乳犢牛胃管灌服牛奶,7日齡后的哺乳犢牛不可用胃管強迫灌奶,但可灌服平衡復合電解質溶液;
(5)突然一次飼喂奶量過多也會誘發本??;
(6)過度饑餓的哺乳犢牛拼命喝奶亦為誘發本病的原因之一;
(7)飼喂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過高,或蛋白質含量過高自然也會誘發本病,這可能緣于滲透壓變化太大所致。
那么,張掖奶牛養殖集團發生產氣莢膜梭菌病的具體原因究竟又是什么呢:
(1)21日齡前使用含植物蛋白的代乳粉;
(2)稀釋比例較高,為1:7,滲透壓變動較大;
(3)每日飼喂兩次,每次2升,哺乳犢牛終日饑腸轆轆、饑寒交迫。
(4)褥草不足且潮濕。
那么,山西奶牛養殖集團發生產氣莢膜梭菌病的具體原因究竟又是什么呢:
(1)21日齡前使用含植物蛋白的代乳粉;
(2)代乳粉與原奶混合造成滲透壓波動較大;
(3)雖然褥草充足但更換頻率較低,造成褥草潮濕。
6、可否應用疫苗來有效預防哺乳犢牛產氣莢膜梭菌疾???
這是西方發達國家通用的預防措施,常用疫苗為7價梭狀桿菌疫苗;除哺乳犢牛需要免疫兩次外,干奶牛在產前5周只需免疫一次即可,隨后每年都需要重復注射一次。